您的位置: 首页 >文史天地>详细内容

文史天地

丁玲不死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3-02 10:27:09 浏览次数: 【字体:

覃柏林

  飞蛾扑火志不屈
  丁玲的父亲蒋保黔(1877~1908),字浴岚,临澧人。早年留学日本,因病辍学回国,行医散药,造福乡里。
  母亲佘曼贞(1878~1953),后改名蒋胜眉,字慕唐,出生于常德,早年接受了新文化,颇具民主思想,曾创办常德平民女子工读小学,任县女子小学校长,县妇女俭德会会长。她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向往革命、热情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她是一个坚强、热情、吃苦、勤劳、努力而又豁达的女人,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丁玲四岁时父亲病逝,跟随母亲辗转于常德、长沙等地,生活飘零无定,她诅咒那个苦痛、毫无希望的时代。她出生的安福县蒋家,属于官宦人家,世代书香,她的外祖父是个大儒。正是这两个家庭,在她心中燃起了一盆火,她走向革命,就是从这一盆火出发的。对黑暗现实憎恨,对未来人生憧憬,导致了丁玲与那个封建家族彻底决裂。她解除了三舅给她包办的婚约,后与挚友王剑虹于1921年到上海进入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上海平民女校学习,后经瞿秋白介绍入上海大学中文系读书。
  1924年,丁玲只身到北平求学,认识了鲁迅,也结识了《京报》副刊《民众文艺》编辑、青年诗人胡也频,并于1925年与其结婚。
  1927年12月,丁玲孤独的灵魂倔强挣扎,在北平写成第一个短篇小说《梦珂》,首次以“丁玲”为笔名发表在上海由叶圣陶、徐调孚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冬天,创作完成第二个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一举轰动文坛。接着,又发表了《在暑假中》和《阿毛姑娘》。
  1928年10月,丁玲第一本小说集《在黑暗中》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正如茅盾所说: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她是一个叛逆女性,她有着一种叛逆女性的倔强。”
  次年,丁玲、胡也频与沈从文在上海创办“红黑出版社”,出版文学杂志《红黑》,试图在文学事业上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1931年,胡也频等五位“左联”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年仅27岁。丈夫牺牲后,丁玲满怀悲愤,将儿子蒋祖麟送回常德交老母抚养,随即回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同年4月,写成短篇小说《从夜晚到天亮》。
  1930年9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白色恐怖下举行祝贺鲁迅“五十岁纪念”活动,尊鲁迅先生为伟大旗手。鲁迅的思想、道德、文章为丁玲所景仰,影响了丁玲整个一生,她说过:“我是鲁迅先生忠实的学生,我是吃鲁迅的奶长大的。”
  1931年9月,丁玲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因鲁迅介绍,丁玲结识了著名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共产党人冯雪峰,受其思想和创作的积极影响。
  1932年3月,丁玲由阳翰笙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仪式在上海秘密举行,瞿秋白代表中宣部参加,潘梓年主持,同时宣誓的有田汉、叶以群、刘凤斯等人。
  丁玲与鲁迅、茅盾等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全世界书》,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一•二八”事迹的罪行。
  丁玲与鲁迅等人联名,谴责日本帝国主义杀害的日本新兴文学作家小林多喜二,为其遗族捐款。
  1933年5月,丁玲和潘梓年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幽禁南京。以蔡元培、杨杏佛、柳亚子等人为首的进步人士组成丁潘营救会,发起声势浩大的营救运动。
  丁玲被捕后,在鲁迅先生帮助下,良友图书出版公司进步人士赵家壁先生,将丁玲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母亲》立刻出版,并在上海各大报上刊登广告,以此作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强烈抗议。不久,传闻丁玲在南京遇害,鲁迅先生于1933年6月28日愤而作《悼丁君》诗:
  如磬遥夜拥重楼,
  剪柳春风导九秋。
  湘瑟凝尘清怨绝,
  可怜无女耀高丘。

  纤笔一枝谁与似
  1936年9月,丁玲在党组织帮助下逃离南京,11月初辗转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热情欢迎。11月,丁玲倡议发起成立中国文艺协会,并当选为协会主任,毛泽东主席称赞说:“中国文艺协会的成立,这是近十年来苏维埃运动的创举。”不久,丁玲即去陇东前线,在前线,她收到了毛泽东主席用军用电报发给她的《临江仙•赠丁玲》词: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延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支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1936年11月,她还在《红色中华》报《红中副刊》上发表了《彭德怀速写》。
  抗日战争爆发后,丁玲和作家吴奚如等在延安发起成立“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中央军委任命丁玲为“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1937年秋,丁玲率西北战团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创作了独幕话剧《重逢》。
  1938年5月,丁玲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接待来华访问的世界学联代表团。
  1941年4月,延安《解放日报》创刊,丁玲出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
  1942年2月,丁玲在兰家坪与陈明结婚。5月,丁玲参加了毛泽东主席主持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后,丁    玲深入陕甘宁边区农村、工厂体验生活,旋及写出了报告文学《田保霖》,毛泽东主席写信祝贺表彰。
在延安,康生诬陷丁玲在南京有自首行为,因此丁玲申请中央组织部审查自己在南京的这段历史,后经审查结论的最后一句话是“丁玲同志仍然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
抗战胜利后,经中央办公厅批准,丁玲等人组成“延安文艺通讯团”,徒步从延安出发,赴东北从事新闻报道。
  1946年7月,丁玲参加晋察冀中央局土改工作队,先在怀来辛庄,后到涿鹿县温泉屯主持土改。因战局需要,丁玲等撤至河北阜平县红土山、抬头湾村居留一年多,写成了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史诗式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此书1949年被苏联译成俄文出版后,又先后被译成德、日、波、捷、匈、罗、朝等12国文字出版。
  1948年6月,丁玲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赴匈牙利参加世界民主妇联第二届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理事、执委会委员。12月,丁玲被邀请到莫斯科苏联东方语言大学讲演。
  1949年4月,丁玲随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和平代表团赴布拉格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1949年5月,丁玲应邀访问莫斯科,并在苏联《旗帜》杂志编辑部与工作人员座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949年9月,丁玲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言献策。
  1949年10月,丁玲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苏友好协会代表团团长,率团赴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32周年庆典活动。

  为伊消得人憔悴
  新中国成立后,丁玲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文教教育委员会委员。先后任《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长、《人民文学》主编、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等职。为培养中国作家队伍,1950年丁玲主持筹备成立中央文学研究所(现鲁迅文学院前身)并任所长,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和文学骨干。这时期丁玲笔耕不止,她的散文特写集《陕北风光》、散文集《欧行散记》、杂文、评论集《跨到新的时代来》《丁玲选集》《丁玲短篇小说选集》等著作相继出版。
1951年秋,丁玲陪同苏联著名作家爱伦堡夫妇、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夫妇访问杭州。
  1952年2月,丁玲赴莫斯科参加果戈里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3月,苏联部长会议斯大林文艺奖金委员会发布决定,授予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度斯大林文艺奖二等奖。同年6月,丁玲将所获的斯大林文艺奖奖金五万卢布全部捐献给全国妇联儿童福利部。
  1954年3月,丁玲回到离别了23年的家乡湖南常德。此行途中,她先后在船山学社旧址和湘西矮寨体验生活,传授创作经验,写下了散文《记游桃花坪》。夏天,丁玲到安徽黄山疗养,在这里,她写下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姊妹篇——长篇小说《在严寒的日子里》。这部原稿在“文革”中失落。
  1955年8月,中国作协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将丁玲错误地划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丁玲在等候组织处理期间,深入京郊海淀区农村,向农民了解建立农业高级合作社的情况,为创作收集素材。1957年8月,丁玲在反右运动扩大化中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陈明为丁玲申辩,也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下放黑龙江农场监督劳动。第二年6月,丁玲离开北京,到北大荒与陈明一起“安家落户”,劳作之余创作《杜晚香》。丁玲先在汤原农场畜牧队养鸡,1959年担任养鸡队文化教员。

  春蚕到死尚吐丝
  1979年春天,丁玲重返文坛。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兼文化组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她自觉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积极维护社会主义文艺方向,不顾年高体弱,多次出访,勤奋创作,一如既往地热情培养青年作家,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学杂志。当她在北京友谊医院检查身体发现患有乳腺癌时,她要求医院推迟一年手术,在医院中抓紧时间写出《牛棚小品》,发表于当年的《十月》上。1981年5月,她的《牛棚小品》获《十月》杂志中篇小说文学奖。1979年,75岁的丁玲参加全国政协委员会议后,作散文《七一有感》,抒发自己回到党的怀抱后的喜悦心情。
同年9月至12月,丁玲夫妇应美国爱荷华国际富余中心邀请,赴美国访问。此次访美,丁玲出版了收入28篇散文共11万字的《访美散记》,在美国会见了聂华芩、米勒,看望了海伦•斯诺女士并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特利尔大学演讲。
  1979年,丁玲迁入北京木樨地新居,她在人生的最后七年中,在这里创作了100万字的文学作品。
  1980年,丁玲与病魔争抢时间,在一年中完成10万字新作。在北京协和医院作乳腺癌根治手术后,看望茅盾、萧三、艾青、孙犁等文人,会见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作家代表团。
  1982年10月26日,远方游子丁玲回到了阔别近60年的故乡临澧县,受到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以及家乡父老的热情接待。丁玲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学创作,到达临澧的第二天下午,便和临澧县文学青年座谈,作了题为《创作要有情,有胆,有识,有文》的谈话。在临澧期间,她参观了九里茶场、停弦陶瓷厂,她母亲昔日执教的临澧城关一完小。10月29日,丁玲在佘市黑胡子冲老家附近的向阳水库管理所与蒋家亲友们亲切会见,并一一和家乡的干部、工人、学生、亲友们合影留念。
  1983年4月,丁玲应法国政府之邀访问法国,在爱丽舍宫受到密特朗总统接见。在最后的年月里,丁玲看望巴金、冰心、叶圣陶等文坛大家。她利用已经不多的时光,为繁荣文学创作,培养青年作家呕心沥血,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5月,为家乡的县级文艺报刊《临澧文艺》《澧兰》题写刊名。
  1985年5月,丁玲对西安大学师生讲话,介绍由她创刊主编的《中国》大型文学双月刊。
  10月,丁玲因积劳成疾,住进北京协和医院。生病期间,为家乡常德的文学期刊《桃花源》第五周年题词。
  1986年2月8日,在丁玲病重期间,看了陈明写给自己的信,哪怕身处昏迷之际,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用颤抖的手在信尾写下了:“你们大家高兴吧,我肯定能成佛。丁玲。”
  1986年2月25日,美国文学艺术院授予丁玲荣誉院士称号。
  1986年3月4日10时45分,丁玲在北京逝世,3月15日,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公墓举行,丁玲走完了她82年光辉的人生历程。文星陨落,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名流、国际友人、以及桑干河、北大荒还有家乡临澧县的乡亲们和首都群众,纷纷赶来为她送行。一面鲜艳的红旗覆盖着她的遗体,红旗上北大荒人用殷殷深情绣成的四个金色大字“丁玲不死”,表达人们对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的好女儿的无限景仰,无尽哀思。鲜花翠柏中安卧着丁玲的遗体,陈明在花圈白色缎带上写有一句深切叮咛:“你慢慢地走,从容地走……”灵堂内外,布满花圈挽联,前来吊唁的人们签名者不下1500多人。
  1989年,共青团临澧县委在全县青少年中募集10多万元资金,由中央美院张得蒂创作丁玲塑像,安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震题名的“早春园”内,现移座于丁玲广场。
2000年10月12日,丁玲诞辰96周年,临澧县文联筹办的丁玲纪念馆开馆,中央、省、市、县的有关领导及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冒雨来到临澧参加开馆仪式。
  2003年,临澧县修建以丁玲命名的“丁玲文化广场”,作为家乡人民对这位民国湘女浣花洗剑业绩的永恒怀念。
  2004年,临澧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一所学校命名为“丁玲学校”,让丁玲精神火炬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1986年6月,中国丁玲研究会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
  首届丁玲创作讨论会在厦门举行。
  第二次讨论会在大连举行。
  第三次讨论会在常德开幕,在长沙闭幕。
  第四次讨论会在西安举行。
  第五次讨论会在佳木斯举行。
  第六次讨论会在桃花源举行。
  第七次讨论会在长沙市举行。
  第八次讨论会在延安市举行。
  第九次讨论会在临澧县举行。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魍魉世界》《风雪人间》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世界文坛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辉。她留下的四百多万字的著作,她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她不屈不挠的斗志,都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名字,必将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学史册上!
  丁玲,从临澧这块神奇土地上走向中国和世界文学殿堂的著名作家,虽然和我们永别了,但她那不朽的人格力量和在坎坷一生中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闪烁着璀璨的光辉。她一生追求真理、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高贵品格,她热爱人民、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她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广阔胸怀,她不畏艰难险阻、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斗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丁玲不死!

 

分享到:
【打印正文】